这一治疗过程发表在《Thoracic Cancer》,结果表明脐血NK细胞疗法在联合其他治疗手段下,对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效果显著。
肺癌在全球范围内都是致命的癌症之一,特别是在中国。据统计,2022年,中国有约482,000例新发肺癌病例和321,000例死亡。其中,小细胞肺癌(SCLC)占所有肺癌病例的15% - 20%。令人担忧的是,约70%的SCLC患者在初次诊断时已经出现了远处转移,大大增加了治疗的复杂性和挑战性。
尽管SCLC对初次的放疗和化疗反应良好,但复发率高,且复发后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因此,科学家和医生们一直在寻找新的治疗方法,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联合NK细胞治疗小细胞肺癌
2023年8月,发表在《Thoracic Cancer》的一篇文章,介绍了脐血NK细胞治疗在转移性广泛期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
2021年9月,一名67岁的男性患者接受了常规体格检查,CT显示右肺上叶胸膜下方存在结节,患者未重视,未给予治疗。2022年1月,患者开始出现声音嘶哑、咳嗽和呼吸急促等症状,自行进行抗炎治疗后症状有所改善。
到了2022年5月,患者的咳嗽和呼吸急促加剧,检查后被诊断为广泛期小细胞肺癌,原发病灶位于右上肺,伴有多发性胸膜和腹腔转移,伴纵隔淋巴结肿大。
18F-FDG PET/CT扫描显示:位于肺右上叶的结节代谢率高,提示肺癌
这种广泛的转移使得治疗变得尤为困难,因此医生为其制定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即:增强的外源性自然杀伤(NK)细胞的免疫治疗。
首先,患者局部肺部病变伴有纵隔淋巴结转移,尤其是靠近上腔静脉。为预防上腔静脉综合征的发生,患者接受了针对右侧肺部病变、纵隔和右侧淋巴结的放疗。
化疗的使用增加了肝损伤和进一步骨髓抑制的风险,考虑到患者有严重肝功能异常和2度骨髓抑制史,以及血小板计数低(低于60 ×109/L)和低白细胞计数(低于3×109/L),因此,选择使用阿替利珠单抗进行免疫治疗和使用安罗替尼进行靶向治疗。阿替利珠单抗仅在第一天以1200mg的剂量给药,然后治疗中断。
在接受20次放疗后,CT图像中观察到右侧肺部病变以及右侧纵隔和淋巴结的大小显著减小,患者症状明显改善。
为了更好地解决广泛性转移的问题,选择NK细胞疗法作为全身治疗计划的一部分,并联合抗血管生成治疗。
培养的NK细胞总计3-50亿个,分为2次输注。第一天,患者接受了NK细胞和阿替利珠单抗,而第二天仅输注NK细胞,此循环每21天重复一次。此外,患者继续每天口服10mg安罗替尼,持续14天,随后休息7天,构成21天的治疗周期。
与上次(2022年5月7日)扫描结果相比,后续进行的18F-FDG PET/CT扫描(2022年8月10日)提示病变改善。右侧胸腔积液减少,右侧胸膜增厚减少,纵隔和右侧锁骨上淋巴结大小也缩小。此外,未观察到腹部或腹膜后淋巴结显著增大。
治疗前后的扫描对比
与之前的扫描(2022年5月7日)相比,随后于2022年10月17日进行的18F-FDG PET/CT扫描也显示转移病灶体积明显缩小,右上叶的结节以及位于右侧锁骨上和纵隔区靠近气管、血管、主动脉旁动脉和下腔静脉的多发淋巴结均出现萎缩。
另外,靠近主动脉旁动脉的两个淋巴结表现出持续增加的代谢活性。然而,右胸膜上多个小淋巴结增厚减少,同时伴有代谢活动减少和右侧胸膜积液的存在。
这一治疗过程发表在《Thoracic Cancer》,结果表明脐血NK细胞疗法在联合其他治疗手段下,对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效果显著。患者的症状得到明显缓解,为肺癌等恶性肿瘤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希望。
-END-
素材源于网络,内容有改动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
【北联干细胞-iPSC细胞实验室】
— 感谢 · 阅读 —
北京北联世纪干细胞生物科技是一所集临床、科研、国际学术交流为一体的全球生命科学研究公司,技术源头为美国圣地亚哥Biocentrium公司,公司致力于再生医学新技术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转化,并将iPSC诱导多能干细胞培养技术平移到国内,同时与国内多家三甲医院开展科研课题。
现涵盖iPSC诱导多能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神经干细胞、血管内皮干细胞、软骨干细胞、羊膜干细胞、NK/NKT/CTL/CAR-T/CAR-NK/DC-CIK/INKT等免疫细胞;应用范围包括:疾病预防、两性生殖、神经系统疾病、脑部疾病、亚健康、免疫系统疾病、骨关节疾病等,同时可以通过个体化iPSC技术制备和分化成多种细胞,包括精原细胞、卵原细胞并形成精子/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