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无精怎么判断?检查要查哪些项目?
男性无精症是导致不育的常见原因之一,指连续三次精液离心后显微镜检查均未发现精子。其判断需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及多项实验室检测,以下从判断依据和检查项目两方面展开分析。那么男性无精怎么判断?检查要查哪些项目?
判断依据:多维度综合评估
病史问诊是首要环节,需了解患者是否存在隐睾、睾丸扭转、腮腺炎合并睾丸炎等病史,以及是否长期接触高温环境、辐射或化学毒物。体格检查重点关注第二性征发育情况,如阴毛分布、乳房发育是否正常,睾丸大小(成年男性睾丸长径约3.5—5.5厘米)、质地是否均匀,附睾有无结节或囊肿,输精管是否存在及连续性。若睾丸体积过小(<12ml)或质地柔软,可能提示生精功能受损。
核心检查项目:分层筛查精准定位病因
精液分析:需禁欲3—7天后取精,连续三次离心后显微镜观察。若均未发现精子,可初步诊断无精症,同时需记录精液量(正常2—6ml)、pH值(7.2—8.0)及液化时间(<60分钟),异常指标可能提示梗阻或内分泌问题。
生殖系统超声:高频超声可清晰显示睾丸、附睾、精索静脉结构。若睾丸体积缩小、回声不均,或附睾头囊肿、输精管扩张,可能为梗阻性无精症;精索静脉曲张(直径>2mm)则可能影响生精环境。
性激素六项检测:通过检测睾酮(T)、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等水平,判断睾丸功能。若FSH>10IU/L且睾酮降低,提示原发性睾丸功能衰竭;若LH/FSH比值异常,可能为下丘脑-垂体病变。
遗传学检测:染色体核型分析可排查克氏综合征(47,XXY)等异常;Y染色体微缺失检测针对AZF区域,若缺失可能导致严重少精或无精。
梗阻性检测:精浆生化检查中,果糖阴性提示精囊缺如或输精管梗阻;中性α-糖苷酶降低可能为附睾梗阻。输精管造影可明确梗阻部位,但属于有创检查,需严格掌握适应症。
无精症的诊断需遵循“由无创到有创、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通过精液分析、超声、激素检测等初步筛查,结合遗传学及梗阻性检测明确病因。患者应选择正规医院男科就诊,避免盲目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