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原因导致无精症?有什么表现?

无精症作为男性不育的核心诱因之一,其发病机制复杂且症状隐匿,需通过科学认知实现早诊早治。那么什么原因导致无精症?有什么表现?

一、病因

1. 内分泌紊乱型:下丘脑-垂体-睾丸轴功能异常是关键诱因。当促性腺激素(FSH/LH)分泌不足时,睾丸生精功能受到抑制,常见于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患者。这类患者常伴随第二性征发育迟缓,如胡须稀疏、喉结不明显等体征。

2. 梗阻性病变型:输精管道阻塞占无精症病例的40%以上。附睾炎、结核感染或医源性损伤(如疝气手术并发症)可导致精子运输通道中断,形成"精液无精但睾丸生精正常"的特殊病理状态。

3. 睾丸源性损伤型:先天性睾丸发育异常(如克氏综合征)或后天性损伤(如腮腺炎并发睾丸炎)会直接破坏生精上皮细胞。这类患者睾丸体积常小于12ml,质地偏软,性激素检测显示睾酮水平低下。

4. 特发性因素型:约30%病例病因不明,可能与精子发生微环境异常或表观遗传调控缺陷相关。这类患者需通过睾丸活检结合基因检测进行鉴别诊断。

二、临床表现

1.性征异常:内分泌型患者可见阴毛稀疏、肌肉量减少等雄激素缺乏症状

2.生殖系统改变:梗阻性病变可能伴发附睾囊肿或输精管增粗,触诊可及结节

3.疼痛信号:感染性病因(如结核)常伴随阴囊坠胀或射精疼痛

4.遗传倾向:克氏综合征患者具有身高较高、指距大于身高等特殊体态特征

建议男性每年进行精液常规筛查,尤其是有不育家族史或接触过放射线/化学毒物者。确诊无精症后,需通过性激素六项、染色体核型分析及睾丸超声等检查明确病因。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梗阻性无精症的复通成功率已达80%以上,而非梗阻性病例通过显微取精术联合辅助生殖技术、3D精原干细胞技术,也可实现生育愿望。早期干预与精准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