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疾病谱转变趋势
自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我国居民死亡疾病谱变化的基本趋势为:过去以急性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为主的疾病谱逐渐被非感染性、慢性疾病所代替,未来,我国居民的死亡疾病谱将会以老年病、富贵病、肿瘤、神经精神类疾病、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为主流。
根据上述不同年代的情况,居民死亡疾病谱转变的趋势分析如下。 死亡疾病谱转变趋势传染性疾病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通常人们把疾病分为传染性疾病和非传染性疾病两大类。传染性疾病,如肝炎、痢疾等,是由病菌、病毒、寄生庄等生物因素引起的。我们对付传染性疾病有“三宝”一一疫苗、抗生素、“消杀灭”〔消毒、杀虫、灭昆)。现在,传染性疾病有的已被消灭,有的得到基本控制,总的趋势是在减少。非传染性疾病明显增多在传染性疾病逐渐减少的同时,非传染性疾病在逐渐增多,形成巨大威胁。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所引起的死亡人数已占我国死亡人数的2/3。恶性肿瘤、脑血管病等生活方式病在死亡疾病谱的排行中逐渐靠前,传染病逐渐靠后,农村居民尤为明显,这与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有关。 神经、精神类疾病跻身前十大死因之列。20世纪60年代以及1990年代,神经、精神类疾病不在前十大死因之中,2005年,不论在农村还是城市,神经、精神类疾病均跻身前十大死因之中。 农村居民患富贵病增速加剧目前中国农村居民死亡疾病谱越来越接近城市居民死亡疾病谱。
上一篇:死亡疾病谱转变的原因
下一篇:水果当饭科学吗 小心患上亚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