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显示:越早用免疫治疗患者获益越多
时间:2024-07-22 12:32:36    浏览量:

免疫治疗毫无疑问是一场革命,和手术、放化疗以及靶向药不同的是,免疫治疗被认为是目前唯一有希望可以攻克癌症的疗法。不论是抗PD药物还是CAR-T细胞治疗药物,都展现出了远超之前疗法的患者获益,给很多晚期患者带来了希望。

正常情况下,免疫系统可以识别并清除人体内的肿瘤细胞,但肿瘤细胞为了生存和生长,采用不同策略,使人体的免疫系统受到抑制,不能正常杀伤肿瘤细胞,肿瘤细胞的上述特征被称为免疫逃逸。

肿瘤免疫治疗就是通过重新启动并维持肿瘤-免疫循环,恢复机体正常的抗肿瘤免疫反应,从而控制与清除肿瘤的一种治疗方法。

但是目前,免疫疗法依旧是放在最后才会使用的治疗方式。中国国内大多数临床试验招募的患者也是手术、放化疗、靶向药以及其他治疗方式无效(在N线治疗之后)才会选择使用免疫治疗。

长此以往,患者和家属经常会提出这样的疑问:免疫治疗应该早用,还是应该作为最后的救命稻草?

越来越多的数据表明:有条件的情况下,免疫疗法不应该留到最后,早用更好,”不要让免疫治疗成为最后的生命选项。还应重视免疫细胞联合治疗方案,以巩固抗肿瘤疗效。

免疫治疗原理决定:越早用越好

传统的手术和放化疗主要是以清除病灶或者癌细胞为主要目的,是最直接的治疗手段。但是无论哪种手段对患者的身体健康是有副作用的,并且会对免疫系统造成一定的损伤,加上患者本身免疫情况较差,可能会造成肿瘤的复发转移。

因此,需要配合免疫治疗手段,增强患者的免疫系统能力,一方面维持免疫系统平衡,一方面补充因为放化疗造成的免疫细胞减少。和靶向疗法或化疗相比,免疫疗法有着本质区别。它不是直接针对癌细胞,而是调动体内能识别肿瘤的免疫细胞,靠它们来杀灭和控制癌症。

免疫治疗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拖尾效应,也就是说免疫细胞起效后会持续起效,使患者长期受益,将癌症变成一种慢性疾病。

更通俗的来说,就是在一定时间的免疫治疗结束后,前期良好的治疗效果可以持续很久,患者甚至不需要终生使用药物。很多患者即使停药一段时间也不会复发,这与靶向药物有很大区别。并不需要靠药物维系,没有“耐药”的困扰,从而达到控制肿瘤进展,延长生存周期的效果。

产生这种效果主要原因是免疫细胞具有“记忆功能”。免疫细胞在发挥作用后,一部分会发育为记忆性T细胞,当血液中的记忆T细胞再次遇见肿瘤细胞时,就可以定向杀伤,保证身体免疫系统的稳定性。这对杀死残留的癌细胞,防止复发,实现长期生存非常重要。

大数据显示:越早用免疫治疗患者获益越多

当然,越早越健康。很多抗癌治疗,尤其是大剂量化疗,对免疫系统有抑制作用,属于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很多患者的免疫细胞在治疗后期一直状态不佳,很难被免疫药物激活,所以效果自然不好。大数据显示,首先使用免疫疗法的患者获益更多。

2017年,美国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物评估和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在行业期刊JAMA ONC上发表了题为Milestone Analyses of 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Targeted Therapy, and Conventional Therapy in Metastatic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Trials: A Meta-analysis(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试验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靶向治疗和常规治疗的里程碑分析:一项荟萃分析)的研究报告。

该研究对涉及20,013名患者的25个临床试验进行了大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在接受免疫疗法和靶向疗法治疗的NSCLC患者中,其生存曲线呈现出显著的区别。这进一步验证了早期启动免疫治疗对于提高NSCLC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性。

这一发现为临床实践提供了新的有力证据,强调了早期、积极应用免疫治疗在NSCLC治疗中的关键作用。

参与临床试验的患者,很多都会“交叉用药”,也就是说对本组药物耐药后,就会尝试另一个组的药物,比如分到化疗组的患者失败后,可能也会用试验的靶向药。这主要是出于对患者的保护,让分到对照组的患者也可能用上新药。

从图上看出,靶向治疗的两组生存曲线很像,这说明靶向药先用还是后用,对生存期的影响差不多。但免疫药物就完全不同了。

大家可以看出,免疫治疗的试验组(先用免疫药,失败后再用其它药),总存活期显著高于对照组(先用其它药,失败后再用免疫药),患者整体死亡风险降低了30%以上。

这证明了,免疫药和靶向药很不一样,先用还是后用效果是有差距的。早用免疫药存活期会更好。

早期联合免疫细胞治疗,巩固效果更佳,客观缓释率提升近15%

2020年,研究人员发布了“CIK细胞免疫疗法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的研究结果。

研究者纳入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122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患者病程将其随机分入4个试验组:化疗A组(n=30),联合CIK A组(n=31),化疗B组(n=30),联合CIK B组(n=31),以上化疗方法均为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

分析结果显示,联合CIK治疗A组客观缓解率(ORR)为67.74%、疾病控制率(DCR)为45.16%,联合CIK治疗B组客观缓解率(ORR)为74.19%、疾病控制率(DCR)为64.52%,与化疗组比较,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都得到显著提高。

而且与化疗A组比较,联合CIK A组患者平均生存期显著延长;与化疗B组比较,联合CIK B组患者平均生存期显著延长。

各受试组生存曲线除此以外,联合CIK治疗组的患者外周血中 (CD3+、CD8+)淋巴细胞亚群比率、NK细胞比率、外周血中细胞因子表达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高。同时,研究者认为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能显著提高不同阶段NSCLC患者的临床疗效、延长生存期、提高近期生存质量、提高化疗期患者体内免疫细胞持续对抗肿瘤的细胞毒性和免疫应答能力,尤其对晚期患者的疗效更佳。

结论

总而言之,无论理论还是临床试验数据,都支持更早地使用免疫治疗。手术后联合应用免疫治疗,治疗效果更佳。在早期联合应用,不仅能提高临床疗效、还可提高生存质量,减轻放化疗带来的痛苦。中国人勤俭节约,把好东西留到最后的习惯性思维,不一定是正确选择。

-END-

素材源于网络,内容有改动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

【北联干细胞-iPSC细胞实验室】

— 感谢 · 阅读 —

北京北联世纪干细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所集临床、科研、国际学术交流为一体的全球生命科学研究公司,技术源头为美国圣地亚哥Biocentrium公司,公司致力于再生医学新技术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转化,并将iPSc诱导多能干细胞培养技术平移到国内,同时与国内多家三甲医院开展科研课题。

现涵盖iPSc诱导多能干细胞,鲜活细胞、间充质干细胞、神经干细胞、血管内皮干细胞、软骨干细胞、NK/NKT/CTL/CAR-T/CAR-NK/DC-CIK/INKT等免疫细胞,肿瘤疫苗等;应用范围包括:疾病预防、两性生殖、神经系统疾病、脑部疾病、亚健康、免疫系统疾病、骨关节疾病等,同时拥有个体化iPS制备和分化成精原细胞、卵原细胞并形成精子、卵子技术、NSC脑部立体定向技术、NSC球后视神经靶向技术等。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