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每日邮报》报道,46岁的Sarah Chalmers参加了英国伦敦一个睡眠学校的实验,分别连续五天只睡6个小时与睡满8个小时,看看面容有什么变化。
这是每天睡8小时的Sarah Chalmers。
▼
再来看每天睡6小时的Sarah Chalmers,
而这仅仅只花了五天时间。
▼
“未来5至10年,干细胞技术在医学上的应用会出现颠覆性革命”
当然,国外还有另外一个相似的实验,总共有4位实验者,他们的睡眠时间更是少的可怜,平均每天睡眠4-5个小时,结果模拟出来他们长期缺乏睡眠的模样也惊呆了。
实验者的皮肤不再有弹性,
皮肤已经滋生皱纹
眼睛也变得暗淡无光
黑眼圈和眼袋变大了许多
长期缺乏睡眠,光看颜值的变化就已经吓死,但这还不是全部。研究的结果表明,睡眠不仅只对容貌会造成影响,对记忆力、免疫力、学习能力、生长发育、寿命等等都有很大影响。
另外还有一项更重要的数据表明,睡眠越多的人越睡越瘦,而且这里的瘦指的是皮脂,但是超过9小时就没有明显变化。看来人丑不但要多读书,还得多睡觉...
也有研究发现,睡眠不足的人的衰老速度,是正常人的2到3倍。每天睡眠不足4小时的成年人,死亡率比正常人高180%。
2017年全国睡眠状况调查结果显示:超过80%的中国人睡眠时间不足8小时,超过60%受访者表示一周中至少6天都在熬夜,近80%受访者表示正面临因熬夜而带来的一系列不良影响。如何“整治”失眠也成为现代人关注的焦点。
近期,发表在《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的一项临床观察成果显示,静脉输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可长期改善慢性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
这项临床观察由浙江大学医学院和浙江武警总队医院的医生们共同完成。
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浙江武警总队医院的医生挑选了经过中医药物、认知行为等方法治疗效果不佳的39位慢性失眠患者进行临床观察研究,其中19位接受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输注,另外20位年龄、病情严重程度相似的对照组患者则服用安眠药物。
这些患者均入睡困难,睡眠质量下降,总睡眠时间不到6小时。
研究人员为治疗组输注了30ML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悬液,而对照组患者则按照体重连续服用一个月的安眠药物阿普唑仑。
随后,研究人员临床观察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一段时间的睡眠质量评分。
他们发现,治疗组患者经一次细胞输注治疗后,患者的睡眠质量、睡眠障碍和日间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可持续12个月,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治疗后1个月,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睡眠改善作用同口服药物相当。
治疗2个月后,治疗组的睡眠质量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的生活质量也明显优于对照组。
观察结果表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静脉输注治疗慢性失眠1个月起效,且一次治疗作用可持续达1年之久,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
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我国10人中就有1人患有失眠症,对慢性失眠更是缺乏确切有效的治疗。人们服用安眠药虽然能起到短时间见效快的作用,但长期服用会出现很多副作用且使患者的日间功能发生障碍。
非药物治疗慢性失眠往往治疗繁琐,耗时漫长,而且疗效不定,患者又很难坚持,因此,探索新的疗法成为各国医生努力的方向。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所表现出来的良好效果,无疑为失眠症开辟出一条全新的治疗道路。
除了能有效改善睡眠质量,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其他疾病的辅助治疗,也展现出良好的前景。
在抗衰老方面,国内学者选取年龄在45-79岁的健康人群作为实验者,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水平,并观察实验者治疗前后皮肤、肌肉、睡眠、食欲等情况。
结果显示:参与实验的35人在干细胞移植治疗3个月后,皮肤变得光滑,有光泽,男性肌肉及女性乳房变得紧实,睡眠、精力及食欲等也均得到显著改善,治疗总有效率94.29%。
年轻人和老年人血液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力
2002至2004年美国Nebraska大学168名人员进行干细胞肌肉注射,每周3次,每次1-3 mL,连续4-40天,研究结果显示受试的对象免疫系统、睡眠、皮肤、乳房、器官衰老、更年期等症状都得到改善。
肌肉注射干细胞后各系统的疗效(临床改善指数)
一项发表在Journals of Gerontology期刊上的临床试验中,美国迈阿密大学的临床医生将异体来源间充质干细胞通过静脉输注治疗老化衰弱症,取得了令人惊喜的效果。共二批老人,第一批共有15位,平均年龄78岁。
第二批有30位,平均年龄76岁,都接受了干细胞治疗,治疗后体能状态(6分钟步行测试)、肺活量和炎症因子水平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没有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得出的结论是补充活力干细胞是抗衰老的有效措施。
-END-
素材源于网络,内容有改动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
【北联干细胞-iPSC细胞实验室】
— 感谢 · 阅读 —
北京北联世纪干细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所集临床、科研、国际学术交流为一体的全球生命科学研究公司,技术源头为美国圣地亚哥Biocentrium公司,公司致力于再生医学新技术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转化,并将iPSc诱导多能干细胞培养技术平移到国内,同时与国内多家三甲医院开展科研课题。
现涵盖iPSc诱导多能干细胞,鲜活细胞、间充质干细胞、神经干细胞、血管内皮干细胞、软骨干细胞、NK/NKT/CTL/CAR-T/CAR-NK/DC-CIK/INKT等免疫细胞,肿瘤疫苗等;应用范围包括:疾病预防、两性生殖、神经系统疾病、脑部疾病、亚健康、免疫系统疾病、骨关节疾病等,同时拥有个体化iPS制备和分化成精原细胞、卵原细胞并形成精子、卵子技术、NSC脑部立体定向技术、NSC球后视神经靶向技术等。